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吴则礼的《同李汉臣赋陈道人茶匕诗》 全文: 诸方妙手嗟谁何,旧闻江东卜头陀。 即今世上称绝伦,只数钱塘陈道人。 宣和日试龙焙香,独以胜韵媚君王。 平生底处虀盐眼,饱识斓斑翰林碗。 腐儒惯用语烧折,两耳要听苍蝇声。 苦遭汤饼作魔事,坐睡只教渠唤醒。 岂知公子不论价,千金争买都堂胯。 心知二叟操钤鎚,种种幻出真瑰奇。 何当为吾调云腴,豆饭藜羡与扫除。 个中风味太高彻,问取老师三昧舌。
参考注释平生(1) 终身;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(2) 向来;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,是吾不是处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底处何处。 宋 杨万里 《山云》诗:“春从底处领云来,日日山头絮作堆。” 金 吴激 《风流子》词:“书剑忆游梁,当时事,底处不堪伤。” 虀盐(1).腌菜和盐。借指素食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三·杨斛山先生》:“ 三原 马谿田 光禄生日,声伎满堂,闻公至,急挥去,设虀盐相对而已。” 清 曹寅 《鲥鱼》诗:“三月虀盐无次第,五湖虾菜例雷同。” (2).指清贫生活。 宋 叶适 《待制汤公挽词》:“繅藉知良玉,虀盐是大儒。” 元 无名氏 《冻苏秦》第一折:“未膺玉帛之求,且度虀盐之况。” 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杂记下·闺秀诗》:“卅载虀盐甘澹泊,一宵风雪了因缘。” 饱识充分了解。 宋 范成大 《李次山自画两图各题一绝》:“饱识千峯真面目,当年拄笏漫登山。” 清 陈裴之 《香畹楼忆语》:“曾附书尾寄以近词曰:‘年来饱识江湖味,今番怎添凄惋。’” 斓斑 颜色驳杂。灿烂多彩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,唐朝以后始设,明、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。—— 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