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缺名二的《五言诗·其三》 全文: 夫妇生五男,并有一双女。 儿大须娶妻,女大须嫁处。 户役差耕来,弃抛我夫妇。 妻即无裙韨,夫体无裈裤。 父母俱八十,儿年五十五。 当头忧妻儿,不勤养父母。 浑家少粮食,寻常空饿肚。 男女一处生,却似饿狼虎。 粗饭众厨餐,美味当房祛。 努眼看尊亲,只觅乳食处。 少年生平又,老头自受苦。
参考注释当头 指在当铺借钱时所用的抵押品 妻儿(1).妻和儿女。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范式》:“乃营护 平子 妻儿,身自送丧於 临湘 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偶作寄朗之》诗:“欢娱接宾客,饱暖及妻儿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急忙心生一计,分咐妻儿取些汤水,把两个人都遣开了。” (2).指妻。 宋 无名氏 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五三出:“它是你妻儿怎抛弃?” 元 无名氏 《小孙屠》戏文第八出:“自今一家要和气,改日与你娶房妻儿。” 元 石德玉 《秋胡戏妻》第四折:“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,迤逗人家婆娘!” 不勤(1).不勤劳,不劳苦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四体不勤,五穀不分,孰为夫子。”《管子·大匡》:“有土之君不勤于兵,不忌于辱,不辅其过,则社稷安。”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以德绥戎,师徒不勤。” (2).不尽,不穷竭。《老子》:“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” 任继愈 注:“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‘力勤财匱’,勤,即‘尽’。” 父母(1) (2)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,人之本也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 (3)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