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项安世的《和总领陈大卿告老二十韵》 全文: 饥餐书不愿粱,书渴饮不辞鲁。 我老乞吾身,无才固其所。 岂有经世人,而当话高举。 朝为一日留,暮有一日补。 若令久其事,所补可胜数。 周邦有尤嫠,书室有啸女。 况居星月位,欲蹈烟霞侣。 方今政和平,群彦日藻斧。 稍稍起蒿莱,纷纷闯门户。 何嫌书萧材,从事参井土。 军方徯喉命,民以惜基堵。 通八十一难,调二十七龉。 劬劳鸿赴泽,上下鵻寻栩。 行行乐骃骐,役役悲兕虎。 为国充使臣,将身事人主。 但凭心力去,肯用年华阻。 不见密学翁,遗书耿如许。 千林访国材,九泽具舟橹。 惟思起奔沉,讵说师稼圃。 想公闻吾言,矍铄还起舞。
参考注释劬劳劳累;劳苦。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《后汉书·胡广传》:“臣等窃以为 广 在尚书,劬劳日久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书馆悲逢》:“你为我受烦恼,你为我受劬劳。” 李大钊 《“五一”MayDay运动史》:“起!起!!起!!!劬劳辛苦的工人。” 上下(1) 高处和低处;上面和下面;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 鸣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(2)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(3)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(4) 指程度上高低、优劣 不分上下 (5) 用在数量词后,表示概数;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(6)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,上下只得担待一步!——《水浒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