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文同的《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》 全文: 先人有敝庐,涪水之东边。 我罢汉中守,归此聊息焉。 是时五六月,赤日烘遥天。 山川尽糁燥,草木皆焦燃。 尘襟既暂解,胜境乃独专。 高林抱深麓,清荫密石绵。 层岩敞户外,浅濑流窗前。 邀客上素琴,留僧酌寒泉。 竹簟白石枕,稳处只屡迁。 忽时乘高风,远望立云烟。 野兴极浩荡,俗虑无一缘。 气爽神自乐,世故便可捐。 却忆为吏时,荷重常满肩。 几案堆簿书,区处忘食眠。 冠带坐大暑,颡汗常涓涓。 每惧落深责,取适敢自便。 安闲获在兹,怳若梦游仙。 行将佩守符,复尔趋洋川。 山中岂不恋,事有势外牵。 尚子愿未毕,安能赋归田。
名句书法欣赏 山川尽糁燥,草木皆焦燃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山川 山岳、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草木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变化,草木蕃。” 唐 韩愈 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, 盘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鲜少。” 明 刘基 《<悦茂堂诗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则痛,鸟兽不得其性则瘏,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。” (2).指荒野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饿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。” (3).比喻卑贱。多用作自谦之词。 唐 陈子昂 《谏刑书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。” 宋 苏轼 《笏记》之一:“徒倾艸木之心,莫报乾坤之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