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彭的《重游草堂》 全文: 德人昔游居寝处,一草一木可敬之。 涪翁初释僰道縳,枉道过我临水湄。 梵宫三托吉祥卧,悠悠东泛长淮涯。 牵丝姑孰席未暖,鬼瞰高明俄解龟。 鹦鹉洲前弄晴泚,祠宫寄食长江西。 黄绢碑中发奇祸,播迁瘴海如湘累。 天生斯人意有在,世或不用将何疑。 巫阳下招化黄鹄,不遣啄腐随家鸡。 前年岁晏到萧寺,开眼适见邹松滋。 涪翁故时得此客,今已改色嗟流离。 大招泪湿缘坡竹,神观凛凛疑来归。 今年森木挂秋暑,鹧鸪钩辀向我啼。 重来野僧零落尽,坏帐鼠齧非当时。 过眉拄杖为小立,将暝西山含夕霏。
参考注释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森木高耸繁茂的树木。 晋 左思 《蜀都赋》:“皛貙氓於葽草,弹言鸟於森木。” 唐 李贺 《有所思》诗:“鸦鸦向晓鸣森木,风过池塘嚮丛玉。” 宋 陈造 《山居》诗之三:“森木各天籟,连山同夕暉。” 秋暑(1).犹残暑。 唐 李商隐 《无题》诗:“幽人不倦赏,秋暑贵招邀。” (2).秋季的炎热气候。 宋 苏轼 《初秋寄子由》诗:“忆在 怀远 驛,闭门秋暑中。” 鹧鸪 动物名。鸟纲,雷鸟科,构成鹧鸪属( Francolinus )及其近缘属的一种鸟。体形似雷鸟而稍小,头顶紫红色,嘴尖头,红色,脚短,亦呈红色。体灰褐色,腹部黄褐色,捕食昆虫及蚯蚓等 钩辀(1).鷓鸪鸣声。 唐 韩愈 《杏花》诗:“鷓鴣钩輈猿叫歇,杳杳深谷攒青枫。” 宋 欧阳修 《送梅秀才归宣城》诗:“罢亚霜前稻,鉤輈竹上禽。” 清 曹寅 《白杜鹃意谓声似鹧鸪》诗:“何处啼山雪满身,鉤輈愁过落花晨。” (2).象声词。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。 唐 刘禹锡 《蛮子歌》:“蛮语鉤輈音,蛮衣斑斕布。” 清 沉起凤 《谐铎·雉媒》:“綵衣翩若,软语鉤輈。” 刘师培 《文说》:“故宣之于口,或音涉鉤輈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