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辰翁的《水调歌头(自龙眠李氏夜过臞山康氏,走笔和其家灯障水调,迫暮始归)》 全文: 不成三五夜,不放霎时晴。 长街灯火三两,到此眼方明。 把似每时庭院,传说个般障子,无路与君行。 推手复却手,都付断肠声。 漏通晓,灯收市,人下棚。 中山铁马何似,遗恨杳难平。 一落掺挝声愤,再见大晟舞罢,乐事总伤情。 便有尘随马,也任雨霖铃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不成三五夜,不放霎时晴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不成 ——作语气词用在句末,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,常与“难道”、“莫非”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,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三五夜农历十五日夜晚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昭君辞》:“唯有三五夜,明月暂经过。” 唐 温庭筠 《南歌子》词:“月明三五夜,对芳颜。” 清 大健 《鹤来庄赠孝隐》诗:“中林三五夜,常把蓽门开。” 霎时 极短的时间,片刻 霎时,人们眼前似乎出现了陈毅同志那叱咤风云的形象。——《黄桥烧饼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