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惟照的《劝徒铭》 全文: 身心无拘,动寂无知。 如大死人,无倚无依。 无拘者宽,无知者安。 无内无外,无定无观。 无适无莫,无造无作。 无去无来,无好无恶。 一道清虚,万法如如。 愚极成智,智极成愚。 超诸数量,孰云比况。 净尽不留,无法可尚。 识不可识,智不可知。 谁家之子,兀然巍巍。 巍巍不存,根尘颖脱。 如憨如痴,落落魄魄。 不惜口业,为了说破。 笑杀阇梨,山僧罪过。
参考注释阇梨 佛家语。梵语的音译。“阿阇梨”的略称,义为教育僧徒的轨范师,高僧,泛指僧 山僧(1).住在山寺的僧人。 北周 庾信 《卧疾穷愁》诗:“野老时相访,山僧或见寻。” 唐 刘长卿 《寻盛禅师兰若》诗:“山僧独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见少年。” 元 李宗冽 《题岳溪禅林精舍》诗:“山僧四五人,屡访期识面。” 清 魏源 《武林纪游》诗之七:“百觅 理安寺 ,始与山僧晤。” (2).僧人自称的谦词。《五灯会元·法眼宗·罗汉琛禅师》:“众人既尽在此,山僧不可无言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师曰:‘山僧过矣!夫人言明日作排,非今日矣。’” 罪过(1) 罪行;过失 汝今何罪过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(2) 感谢 罪过村间一老儿,与我衣服盘费 (3) 责备(多见于早期白话) 老拙两个薄薄罪过他两句言语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