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《张野人求诗》 全文: 醉看湘山二十春,杖藜疾趋旋路尘。 儿童拍手呼不住,并行磨之不怒瞋。 人间祸福本无象,引手按之如有神。 草鞋不踏公卿门,术中玉石两俱焚。 不知世上有憎爱,一味但觉山林尊。 得钱行沽付一醉,儿啼妻号了不闻。 孔仲山为阿里卒,吴门亦藏梅子真。 何年笑跨紫云去,举手山头谢世人。
参考注释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。——唐·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 拍手 双手相拍或鼓掌 孩子们边跳舞边拍手 不住(1).不停;不断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千佛颂》:“不常不住,非今非昔。” 唐 李白 《早发白帝城》诗: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 宋 岳飞 《小重山》词:“昨夜寒蛩不住鸣,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” 茅盾 《小巫》:“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,不住的点头。” (2)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。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补天》:“﹝伊﹞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,禁不住很诧异了。” 艾蕉 《雨》:“母亲忍不住了,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。” 并行(1) 并排行走 严禁骑自行车并行 (2) 同时实行或实施 两种就业体制并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