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刘禹锡的《畬田行》 全文: 何处好畬田,团团缦山腹。 钻龟得雨卦,上山烧卧木。 惊麏走且顾,群雉声咿喔。 红焰远成霞,轻煤飞入郭。 风引上高岑,猎猎度青林。 青林望靡靡,赤光低复起。 照潭出老蛟,爆竹惊山鬼。 夜色不见山,孤明星汉间。 如星复如月,俱逐晓风灭。 本从敲石光,遂至烘天热。 下种暖灰中,乘阳拆牙孽。 苍苍一雨后,苕颖如云发。 巴人拱手吟,耕耨不关心。 由来得地势,径寸有余金。
参考注释爆竹 古时用火烧竹,毕剥有声,火花迸裂,称为爆竹。今人用纸卷火药,点燃发响,也称爆竹,或称爆仗 山鬼(1).山神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。” 北齐 樊逊 《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》:“山鬼效灵,海神率职。” 明 高启 《陪临川公游天池》诗:“客来岂先知,定有山鬼报。” 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二幕:“第九人为山鬼,女像,面色蓝,手执桂枝。” (2).山精。传说中的一种独脚怪物。 南朝 宋 郑缉之 《永嘉郡记》:“ 安固县 有山鬼,形体如人而一脚,裁长一尺许,好噉盐,伐木人盐輒偷将去。不甚畏人,人亦不敢犯,犯之即不利也。喜於山涧中取食蟹。” 唐 杜甫 《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》诗:“山鬼独一脚,蝮蛇长如树。” 清 洪亮吉 《山斋访冒鸣茹寿衢两秀才》诗:“书声出户虫不鸣,山鬼一足深宵行。人头鱼身惯窥户,见惯不怪心能平。” (3).泛指山中鬼魅。 唐 杜甫 《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》诗:“卧病识山鬼,为农知地形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七九:“山鬼哭於藂林,孤魂号於絶域。” 元 萨都剌 《过居庸关》诗:“草根白骨弃不收,冷雨阴风泣山鬼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