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徐一夔的《甲辰九日东塔登高得高字》 全文: 泽国豁平野,何地堪登高。 荡舟且出郭,逾彼东城壕。 夷犹六里塘,悠然见林皋。 云是故贤里,閒世居方袍。 乃遵游龙街,鞠为茂蓬蒿。 抠衣历层塔,凭阑瞰秋涛。 讲师雅知已,采菊酤新醪。 欢馀发清啸,屏息尘务劳。 同游漱珠玉,白首徒自搔。
参考注释云是如此。《文选·陆厥<奉答内兄希叔>诗》:“徂落固云是,寂蔑终始斯。” 张铣 注:“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。” 方袍(1).僧人所穿的袈裟。因平摊为方形,故称。 唐 许浑 《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》诗:“云斋曾宿借方袍,因説浮生大梦劳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﹝僧 从诲 ﹞累年供奉,望方袍之赐,以耀法门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道人灵一》:“一食自甘,方袍便足;灵台澄皎,无事相干。” (2).借指僧人。 唐 司空曙 《题凌云寺》诗:“不与方袍同结社,下归尘世竟如何?” 南唐 刘崇远 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下:“ 赞皇 李公 之镇 浙 右,以 南朝 众寺,方袍且多,其中必有妙通《易》道者。因帖下诸寺,令择一人,送至府中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