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题惠泉山房》 全文: 昔来游惠泉,听松试竹垆。 八角石栏干,明汲转辘轳。 茶香涤尘虑,泉脉即此夫。 重临探灵源,乃知别一区。 石梯拾级登,高下置精庐。 潇洒绿琅玕,峭茜青芙蕖。 山茶及水仙,放香妍且都。 西北有空洞,洞前方塘虚。 淙淙出甘源,苓芬石髓腴。 对之坐逾时,笑我前遭徒。 境亦不可穷,奇亦难悉胪。 名泉自千古,岂藉膻芗吾。
参考注释潇洒(1) 自然大方,不呆板,不拘束(神情潇洒) 画法潇洒 (2)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;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琅玕(1) 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,何以报之双玉盘。——汉· 张衡《四愁诗》 (2)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,其实似珠;比喻珍贵、美好之物 服常树,其上有三头人,伺琅玕树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(3) 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,家家盖墙屋。——唐· 白居易诗 芙蕖亦作“ 芙渠 ”。荷花的别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荷,芙渠。其茎茄,其叶蕸,其本蔤,其华菡萏,其实莲,其根藕,其中的,的中薏。” 郭璞 注:“﹝芙渠﹞别名芙蓉, 江 东呼荷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远而望之,皎若太阳升朝霞;迫而察之,灼若芙蕖出渌波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莲花赋》:“若其华实各名,根叶异辞,既号芙渠,亦曰泽芝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》诗:“池塘三四月,菱蔓芙蕖馥。” 清 秦松龄 《和吴弘人见赠之作》:“尊酒共君秋夜醉,满庭清露湿芙蕖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