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坚(贞夫)的《竹屋(钦采尊人之号)》 全文: 幽居谢尘市,有竹千万竿。 四壁不受尘,拂座清风寒。 主人北窗下,琴书惬盘桓。 出门即成趣,满目青琅玕。 忆初卜筑时,颇虞生植难。 既严牛羊牧,复剪荆棘繁。 封培至今日,有此竹屋安。 虽惭万间庇,自作千亩看。 崇篁丈人行,老节高岏巑。 孙枝更秀拔,夭矫凌云端。 遂令竹屋名,旁溢四远宽。 南阳有卧龙,草庐耸丘峦。 成都有少陵,草堂名不刊。 地胜每因人,兹语良非谩。 寄声竹屋翁,勉陟前修坫。
参考注释卜筑择地建筑住宅,即定居之意。《梁书·外士传·刘訏》:“﹝ 刘訏 ﹞曾与族兄 刘歊 听讲於 钟山 诸寺,因共卜筑 宋熙寺 东涧,有终焉之志。” 唐 孟浩然 《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》诗:“卜筑依自然, 檀溪 不更穿。”《明史·唐顺之传》:“﹝ 唐顺之 ﹞卜筑 阳羡山 中,读书十餘年。” 清 赵翼 《华峒》诗:“他年拟抽簪,卜筑於此寄。” 生植(1).生育繁殖。《晋书·虞预传》:“臣闻天道贵信,地道贵诚。诚信者,盖二仪所以生植万物,人君所以保乂黎烝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天论》:“天之道在生植,其用在强弱。” 章炳麟 《菌说》:“今夫生植之始,在男曰精虫,在女曰泡蜑。” (2).指生物。 唐 权德舆 《侍从游后湖讌坐》诗:“穠芳射水木,欹叶游龟鱼。化工若有情,生植皆不如。” 唐 司空图 《成均讽》:“叶六气则生植必茂,文八音则锦绣相宣。” (3).指农业生产。《晋书·良吏传·王宏》:“朕惟人食之急,而惧天时水旱之运,夙夜警戒,念在於农。虽詔书屡下,敕厉殷勤,犹恐百姓废惰以损生植之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