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庭坚的《送薛乐道知郧乡》 全文: 黄山叶县连墙居,谢公席上对摴蒱。 双鬟女弟如桃李,早许归我舍中雏。 平生同忧共安乐,岁晚相看青云衢。 去年樽酒辇毂下,各喜身为反哺乌。 城头归乌尾毕逋,春寒啄雪送行车。 解佩我无明月珠,折柳不对千里驹。 念君胸中极了了,作吏办事犹诗书。 浊酒挽人作年少,关防心地亦时须。 郧乡县古民少讼,但问自己不关渠。 登临一笑双白发,宜城冻笋供行厨。 人生此乐他事无,行李道出汉南都。 寄声诸谢今何如,谢公书堂迷竹坞。 手种竹今青青否,我思谢公泪成雨,属公去洒穰下土。
参考注释双鬟(1).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。 唐 白居易 《续古诗》之五:“窈窕双鬟女,容德俱如玉。” 宋 陆游 《春愁曲》:“ 蜀 姬双鬟婭姹娇,醉看恐是海棠妖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异四·濮州女子》:“有双鬟女子立道旁树下,絶色也。” (2).借指少女。 宋 王安石 《仲元女孙》诗:“双鬟嬉戯我庭除,争挽新花比綉襦。” (3).指婢女。 明 唐寅 《踏莎行·闺情》词:“急唤双鬟,为儂攀折,南枝欲寄凭谁达。” (4).指千金高价。语本 汉 辛延年 《羽林郎》诗:“ 胡 姬年十五,春日独当壚……两鬟何窈窕,一世良所无。一鬟五百万,两鬟千万餘。” 唐 杜牧 《张好好》诗序:“ 好好 年十三,始以善歌来乐籍中……后二岁,为 沉著作 述师 以双鬟纳之。” 女弟 妹妹 有女弟二人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 桃李 桃花和李花;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;喻人的青春年少;喻争荣斗艳、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舍中(1).犹家中。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当备 祭遵 !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,必不私诸卿也。” (2).指家中人。 三国 魏 曹操 《遗令》:“诸舍中无所为,可学作组履卖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