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杂言》 全文: 人老性多急,过也我亦然。 然弗施诸人,惟以勤诸田。 即如昨愁旱,常较去岁篇。 春雨优于彼,麦禾苗芉绵。 兹计得雨日,却早五日前。 乃已愁不禁,自怨或过言。 观过可知仁,庶匪蹈大愆。
参考注释不禁 抑制不住,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过言(1).错误的言论。《礼记·哀公问》:“君子过言则*民作辞,过动则*民作则。” 郑玄 注:“君之言虽过,民犹称其辞;君之行虽过,民犹以为法。” 汉 杨修 《答临淄侯笺》:“君侯忘圣贤之显迹,述鄙宗之过言,窃以为未之思也。” 清 龚自珍 《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》:“大臣者,探本真以奉君,过言有诛,矧旁饰躗言?” (2).过分夸大、过于激切的言论。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:“吾闻作忠以造怨兮,忽谓之过言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》:“是时, 汉 兴四十载,万方大理,四海大和;而 贾谊 非不见之,所以过言者,以为词不切,志不激,则不能迴君听,感君心,而发愤於至理也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家世节录》:“先君口无过言,身无嫚度。” 梁启超 《论民族竞争之大势》:“ 英 煤涸竭之时,即 英国 衰亡之日,非过言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