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范居中的《正宫·金殿喜重重·秋思》 全文: 。 风雨秋堂,孤枕无眠,愁听雁南翔,风也凄凉,雨也凄凉,节序已过重阳。 盼归期、何事归未得?料天教暂尔参商。 昼思乡,夜思乡,此情常独悒怏。 。 想那人妒青山、愁蹙在眉峰上,泣丹枫、泪滴在香腮上,拔金钗、划损在雕阑上,托瑶琴、哀诉在冰弦上。 无事不思量,总为咱身上。 争知我懒看书,羞金酒,也只为他身上。 。 凄怆,望美人兮天一方。 谩想象赋高唐。 梦到他行,身到他行,甫能得一霎成双,是谁将好梦都惊破,被西风吹起啼螿。 恼刘郎,害潘郎,折倒尽旧日豪放。 。 想着和他相偎厮俯视,知他是千场万场。 我怎比司空见惯当寻常?才离了一时半刻,恰便似三暑十霜。 。 恨程途渺茫,更风波零瀼。 我这里千回百转自徬徨。 撇不下多情数桩。 半真半假乔模样,宜嗔宜喜娇情况,知疼知热俏心肠。 但提来暗伤。 。 往事后期空记省,我正是桃叶桃根各尽伤。
参考注释这里 这个地方 我们从这里往哪儿 千回百转 形容非常曲折。亦比喻思绪纷繁 我这里千回百转自徬徨,撇不下多情数桩。——《雍熙乐府·金殿喜重重》 徬徨1.徘徊。来回行走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王亲独行徬徨於山林之中。”《文选·班固<西都赋>》:“既惩惧於登望,降周流以徬徨。”徬,一本作“ 彷 ”。 高步瀛 李 注义疏:“徬徨、彷徨、方皇、房皇并同。” 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苏遏》:“一更已后,未寝,出於堂,徬徨而行。” 2.徘徊。心神不宁貌。 明 李东阳 《夜过仲家浅闸》诗:“我时兀坐惊舂撞,揽衣而起心徬徨。” 巴金 《新生》:“我拼命挣扎了许久,急得汗出如浆,心也徬徨无主,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