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易的《贵门卜筑(贵门山在剡县西南)》 全文: 乱后亦择居,筮山山辄许。 居民百馀家,喜甚手欲舞。 云久闻公名,此幸殆天与。 感兹郑重意,时节共鸡黍。 剡川非沃野,地僻民更窭。 趁时务撷茗,馀力工捣楮。 寡妇念遗秉,洿池怜数罟。 我欲教耦耕,尽力循南亩。 桃杏种连山,深居可长处。 东邻有节士,酒酣乃发语。 公昔起布衣,高谊掩前古。 亲擢类平津,决见逢真主。 两宫伫六飞,万乘思一举。 交侵正倔强,蜂起益旁午。 浩然公独归,偶出宁有补。 默塞复何言,长叹汗如雨。
参考注释郑重(1) 严肃认真 郑重宣誓 (2) 审慎;殷勤 时节(1) 季节;时令 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春夜喜雨》 (2) 又如:清明时节;秋收时节 (3)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江南逢李龟年》 鸡黍亦作“鷄黍”。1.指饷客的饭菜。语本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止 子路 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”《北史·卢道虔传》:“﹝ 卢道虔 ﹞为尚书同僚於草屋之下设鸡黍之膳,谈者以为高。” 宋 司马光 《招鲜于子骏范尧夫》诗:“轩车能朅来,鸡黍足充馁。” 明 徐复祚 《红梨记·初会》:“鸡黍惭无,深媿居停。” 清 方文 《禊日与蔡芹溪同舟作》诗:“良朋咸在兹,先期命鷄黍。” (2).借指深厚的情谊。 唐 秦系 《早秋宿崔业居处》诗:“鸡黍今相会,云山昔共游。” 唐 王起 《和李校书》:“詰朝始趋凤闕去,此日遂愁鸡黍违。” 五代 李瀚 《蒙求》诗:“ 陈 ( 陈重 ) 雷 ( 雷义 )胶漆, 范 ( 范式 ) 张 ( 张劭 )鸡黍。” 清 钱谦益 《送萧孟昉还金陵》诗:“鸡黍交期雪涕频,相看不语且霑巾。”参见“ 鸡黍约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