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题乾坤凿度》 全文: 乾坤两凿度,撰不知谁氏。 矫称黄帝言,仓颉为修饰。 以余观作者,盖后于庄子。 南华第七篇,率已揭其旨。 倏忽凿七窍,窍通浑沌死。 乾坤即倏忽,浑沌实太始。 乾坤既凿开,太始斯沦矣。 言易祖系辞,颇觉近乎理。 灵图测□□,乃或述谶纬。 有纯亦有疵,稽古堪资耳。 黄震著日抄,所论正非鄙。 钦若斯足徵,抚卷励顾諟。
参考注释若斯如此。 汉 王延寿 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苟可贵其若斯,孰亦有云而不珍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公宴》诗:“飘颻放志意,千秋长若斯。” 南朝 梁 萧统 《<文选>序》:“若斯之流,又亦繁博。” 顾諟《书·太甲上》:“先王顾諟天之明命,以承上下神祇。” 孔 传:“顾谓常目在之,諟,是也。言敬奉天命,承顺天地。” 孔颖达 疏:“《说文》云:顾,还视也。諟与是,古今之字异,故变文为是也。言先王每有所行,必还迴视是天之明命。”后以“顾諟”指敬奉、禀顺天命。 明 高攀龙 《高子遗书·语》:“真明者,其明命乎。古人顾諟,盖实体如是,非见也,有见则妄矣。” 清 魏源 《默觚上·学篇五》:“故圣人之言敬也,皆敬天也,‘昭事上帝’,顾諟明命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