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咸用的《寄所知》 全文: 曾将俎豆为儿戏,争奈干戈阻素心。 遁去不同秦客逐,病来还作越人吟。 名流古集典衣买,僻寺奇花贳酒寻。 从道趣时身计拙,如非所好肯开襟。
参考注释俎豆(1) 俎和豆,古代祭祀、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(2) 指奉祀 俎豆千秋 儿戏 原义为儿童游戏。比喻处事轻率,不严肃 拿很严重的问题当儿戏 争奈怎奈;无奈。 唐 顾况 《从军行》之一:“风寒欲砭肌,争奈裘袄轻?” 宋 张先 《百媚娘》词:“乐事也知存后会,争奈眼前心里?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春光在眼前,争奈玉人不见?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四回:“争奈他自己不争气,终日在公馆里,同那些底下人鬼混。” 干戈 干与戈,古代常用兵器。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 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 化干戈为玉帛。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,而谋动干戈于邦内,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 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 素心(1) 本心;素愿 与素心相违 (2) 心地纯洁 素心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