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皇甫泌的《送梵才上人归天台》 全文: 昔在童蒙岁,学礼暨诗书。 肃肃秉庭训,罔敢甯斯须。 积习将一纪,心目多勤劬。 本此修拙辞,阶之登仕途。 得以施所学,闻者谓之迂。 吾道固未行,或嗤为腐儒。 腐诚如所云,儒非吾敢居。 时英贱民政,亦诮官之麄。 嘉言屡治勗,周旋画伟谟。 胡不事章句,清贵无加于。 我闻今学者,为人不自图。 六朝文物壅,化源由是枯。 华文愧不能,迷深甘守株。 古人不得见,临风重欷嘘。
名句书法欣赏 六朝文物壅,化源由是枯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六朝文指 晋 、 宋 、 齐 、 梁 、 陈 、 隋 六朝文体。这个时期文章专尚骈俪,讲究词藻,拘于声韵,带有形式主义倾向,直至 唐 代 韩愈 、 柳宗元 和 宋 代 欧阳修 等人,大力倡导古文运动,才扭转这种文风。参见“ 駢文 ”。 化源(1).教化的本源。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昭室化源,发扬大号。” 唐 李翱 《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》:“其论释氏之害於人者,尚列为高等,冀感悟圣明,岂不欲发明化源,抑絶小道。”《旧唐书·李绛传》:“陛下思广天聪,亲览国史,垂意精颐,鉴於化源,实天下幸甚。” (2).指掌教化之位。《旧唐书·李渤传》:“若言不行,计不从,顺奉身速退,不宜尸素於化源。” (3).中医学指六气的生化之源。《医宗金鉴·张仲景<伤寒论·太阳病中>》“炙甘草汤方”集解引 张璐 曰:“津液枯槁之人,宜预防二便秘濇之虞,麦冬、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。”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·大人口破》“大人口破分虚实”注:“如口疮乾黄硬作渴者,宜服加减八味丸,以滋化源,俱禁水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