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惠能的《无相颂(亦名《灭罪颂》)》 全文: 愚人修福不修道,谓言修福而是道。 布施供养福无边,心中三恶元来造。 若将修福欲灭罪,后世得福罪元在。 若解向心除罪缘,各自性中真忏悔。 若悟大乘真忏悔,除邪行正即无罪。 学道之人能自观,即与悟人同一类。 大师令传此顿教,愿学之人同一体。 若欲当来觅本身,三毒恶缘心中洗。 努力修道莫悠悠,忽然虚度一世休。 若遇大乘顿教法,虔诚合掌至心求。
参考注释修福行善积德,以求来世及子孙之福。 晋 道恒 《释駮论》:“云会尽餚饍,寺极壮丽,此修福之家倾竭以储将来之资,殫尽自为身之大计耳。” 后世(1) 所有相继的世代 后世之谬其传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后世之君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 (2) 又 旷后世而不闻。 后世且行之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为了后世的利益 (3) 后代 后世子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