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邦彦的《水龙吟 梨花》 全文: 素肌应怯馀寒,艳阳占立青芜地。 樊川照日,灵关遮路,残红敛避。 传火楼台,妒花风雨,长门深闭。 亚帘栊半湿,一枝在手,偏勾引、黄昏泪。 别有风前月底。 布繁英、满圆歌吹。 朱铅退尽,潘妃却酒,昭君乍起。 雪浪翻空,粉裳缟夜,不成春意。 恨玉容不见,琼英谩好,与何人比。
名句书法欣赏 雪浪翻空,粉裳缟夜,不成春意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雪浪(1).白色浪花。 唐 元稹 《遭风二十韵》:“俄惊四面云屏合,坐见千峯雪浪堆。” 元 范康 《竹叶舟》第三折:“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,更月黑云愁。” 邓中夏 《过洞庭》诗:“莽莽 洞庭湖 ,五日两飞渡。雪浪拍长空,阴森疑鬼怒。” (2).指鲜白的茶水。 宋 黄庭坚 《西江月·茶》词:“已醺浮蚁嫩鹅黄,想见翻成雪浪。” 宋 黄庭坚 《阮郎归·茶》词:“消滞思,解尘烦,金甌雪浪翻。” (3).扬起的积雪。 碧野 《在风雪边境的路上》:“六匹马掀起一阵阵雪浪,急急地在山间前进。” (4).指雪浪石。 宋 苏轼 《雪浪石》诗:“画师争摹雪浪势,天公不见雷斧痕。” 金 元好问 《云峡》诗:“ 中山 雪浪空影像, 长安 鸚鵡犹紈綺。” 翻空形容作文构思时奇想联翩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意翻空而易奇,言徵实而难巧也。” 不成 ——作语气词用在句末,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,常与“难道”、“莫非”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,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春意(1) 春天的气象 春意盎然 (2) 春心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