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洪咨夔的《米积外科僧照源堂》 全文: 潜山尽头,孤峰嶭嵲。 布宝鬘云,雨玉珂雪。 中有医禅,碧眼电掣。 人以病求,一岁几{门里加果}。 开方便门,出广长舌。 病从心起,当从心灭。 方起於心,汹汹烈烈。 不冰而寒,不火而热。 寒热交战,内外癥结。 瘰疬疽瘤。 痀瘘蹩躠。 汤熨针泛,色察脉切。 不如治心,心和气悦。 如凝斯泮,如壅斯决。 勿药有喜,匪涣其血。 凡浊恶海,万病一辙。 大摩尼珠,一照万彻。 是珠在裓,无有差别。 名九转丹,字千金诀。 为安心竟,寒水秋月。 维摩无病,文殊无说。
名句书法欣赏 开方便门,出广长舌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方便门(1).佛教称随机度人的法门。《四十二章经》:“视方便门,如化寳聚。” 唐 王勃 《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》:“ 维摩 见柄,盖申方便之门; 道安 谢归,思远朝廷之事。”《四游记·唐三藏起程往西》:“ 太宗皇帝 选集诸僧参神讲法,大开方便之门,广运慈航舟楫,普济苦海羣生。” (2).借指佛教。 明 彭大翼 《山堂肆考·释教》:“方便门,佛教也。” (3).泛指使人便利、得益的门径。 明 冯惟敏 《僧尼共犯》第四折:“巡捕老爹大开方便之门,放俺还俗,便成配偶。” 广长舌指佛的舌头。据说佛舌广而长,覆面至发际,故名。《大智度论》卷八:“是时佛出广长舌,覆面上至髮际,语婆罗门言:‘汝见经书,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?’” 宋 苏轼 《赠东林总长老》诗:“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清净身。” 清 赵翼 《大石佛歌》:“斯特 维摩 寓言耳,广长舌岂论寻尺。”后用以喻能言善辩。 宋 朱熹 《后洞山口晚赋》诗:“从教广长舌,莫尽此时心。” 清 黄遵宪 《纪事》诗:“登场一酒胡,运转广长舌。” 茅盾 《虹》一:“但两性问题这名词,在这位广长舌的参政权的热心家耳朵中,大概还是很生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