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祁顺的《篁墩》 全文: 新安胜地钟灵秀,四面溪山明锦绣。 就中篁墩何所有,绿玉森森环左右。 晋代分符得贤守,民庶争留如父母。 当时赐第传来久,奕叶相承簪组胄。 云摩将军剪强寇,勇略绝伦*功最懋。 郡人报德新祠构,忠壮之名垂宇宙。 循吏忠臣耀先后,一乡草木增华茂。 中遭巢兵防躏蹂,易名免祸聊迁就。 七百馀年袭差谬,本真弗辨当谁咎。 忠良流芳天所佑,岂同僣乱终遗臭。 玉堂仙客文章叟,鼻祖有灵阴假手。 遥遥谱系劳根究,光复美名涤污垢。 华扁高悬丽星斗,迪后彰前应匪偶。 词林赞述诗千首,盛事称扬满人口。 安石半山知在否,临安那复裴家酒。 惟有此墩只依旧,清趣还如渭千亩,百世家声同不朽。
参考注释七百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”后用“七百”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梁明堂登歌·歌赤帝》:“匪惟七百,无絶终始。”《南齐书·郁林王纪》:“三灵之眷方永,七百之基永固。”《隋书·音乐志下》:“开我皇业,七百同盛。” 差谬错误;差错。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陆续》:“事毕, 兴 问所食几何? 续 因口説六百餘人,皆分别姓字,无有差谬。”《新唐书·崔善为传》:“督工徒五百营 仁寿宫 ,总监 杨素 索簿閲实, 善为 执板暗唱,无一差谬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珊瑚》:“主疑似旧金,以翦刀断验之,纹色俱足,无少差谬。” 本真(1) 本源;真相;本来面貌 掩盖本真 (2) 〈方〉∶纯洁真诚 为人本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