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《送赵承之官满还朝》 全文: 先君昔论交,士为天下服。 同升顾周行,岁晚逢吏部。 俱怀丘明耻,共弃夫子恶。 君方汗血驹,早就凌云赋。 千里不难到,乃愿伯乐顾。 怀谒来中山,自许相如慕。 荆州一得见,意已轻万户。 我时望膺门,通达愧文举。 顾兹豪杰人,骥尾失早附。 蹉跎二十年,尘满并州路。 班荆话畴昔,堕泪发垂素。 中郎真有子,尽以功名付。 文章盖馀事,刚茹柔不吐。 聊从两油幕,谩借将军箸。 笑谈出羽檄,横槊纵奇句。 吾闻明天子,赫赫张治具。 网罗到岩穴,况子籍其誉。 镌功燕然山,行有千载遇。 岂宜山谷中,尚使骐骥骛。 请缓三径归,执笔太史柱。
参考注释三径亦作“ 三逕 ”。 晋 赵岐 《三辅决录·逃名》:“ 蒋詡 归乡里,荆棘塞门,舍中有三径,不出,唯 求仲 、 羊仲 从之游。”后因以“三径”指归隐者的家园。 晋 陶潜 《归去来辞》:“三径就荒,松竹犹存。” 唐 蒋防 《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》诗:“退跡依三逕,辞荣继二 疏 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周邠》:“南迁欲举力田科,三径初成乐事多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十五回:“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:一帘秋影淡於月,三径花香清欲寒。” 执笔(1) 指写文章 (2) 动笔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 那篇论文是全小组集体讨论、由他执笔的 太史(1) 官名。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,朝廷大臣。后职位渐低,秦称太史令,汉属太常,掌天文历法。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。至明清两朝,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,又称翰林为太史 (2) 指司马迁所著的《史记》 参之太史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