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敦煌曲子的《空无主·其六·调名本意八首》 全文: 身心合散无根棳。 阴界诸入常解脱。 自在无碍随缘用。 冤亲憎爱永以割。 能通达。 涅盘大海为衣钵。 清净慧命以自活。 断饥渴。 周旋往返湛不动。 少时何谢佛菩萨。
参考注释阴界即阴间。 唐 王维 《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》诗:“色声何谓客,阴界復谁守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禹王碑吞蛇》:“遂裹粮入阴界,行五十里许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增田涉》:“六部使者是阴界的使者,文中的‘此’,即指阴界。”参见“ 阴间 ”。 解脱(1) 佛教指脱离苦恼,自在无碍 果解脱否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 (2) 甩掉;脱身 诸事纷扰,使他无以解脱 (3) 开脱 为人解脱罪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