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枕碧楼》 全文: 老松横谷石溪斜,纵入深山却是家。 岩阁有窗皆纳树,竹炉无火不烹茶。 馀多浓翠全因暖,著几新红幻作霞。 应接万奇真莫暇,分毫方寸那曾加。
参考注释应接(1) 应酬,接待 热情应接 (2) 应付 从容应接 (3) 呼应 书法家讲究字的点画要互相应接 (4) 照应 自相应接 分毫形容极细微或极少量。 汉 傅毅 《七激》:“涔养之鱼,膾其鲤魴,分毫之割,纤如髮芒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盈乎万钧,必起於錙銖,竦秀凌霄,必始於分毫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崔秀才》:“覬覦分毫,錙銖必较,素所鄙夷,而弗屑者也。” 方寸(1)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(2) 一平方寸 (3) ∶心神。语出《三国志》: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,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:“方寸乱矣!” 曾加层层相迭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大厦曾加,拟於 昆仑 。” 高诱 注:“曾,重;加,材木相乘架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