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巩的《寄郓州邵资政蒙问敝邑山水之景,见索新诗,》 全文: 铅笔雠书客,朱轓守土臣。 素餐方侧席,黄发已侵巾。 喜有山围郭,仍怜水满津。 清华闲耳目,潇洒长精神。 秀色秋来重,寒声雨后新。 宿云当户牖,流月过松筠。 北圃分殊境,西湖断俗尘。 渚花红四出,沙鸟翠相亲。 芡老含珠实,鱼惊跃锦鳞。 飞梁凌窅渺,虚榭压奫沦。 岭对横修竹,洲分抱白苹。 静宜人事拙,闲觉道腴真。 器小难周物,官微幸庇身。 簿书偷暇日,杖屦想幽人。 泝险飞游艇,探奇漾钓缗。 形縻某鹤怨,心泰得鸥驯。 督府恩容久,芳笺讯问频。 门庭严卫戟,尊俎从华绅。 却起烟霞兴,还思水石邻。 自嗤田父乐,那可荐鸿钧。
名句书法欣赏 清华闲耳目,潇洒长精神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清华(1) 清秀华美 词藻清华 (2) 清雅美丽;清秀美韶 水木清华 (3) 清高显贵的门第或官职 耳目(1) 耳朵与眼睛;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,如是其狭也。——《荀子·君道》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(2)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。——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 潇洒(1) 自然大方,不呆板,不拘束(神情潇洒) 画法潇洒 (2)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;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精神(1) 指意识、思维、神志等 精神为之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(2) 又 俱用精神。 精神复旧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3)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;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(4) 活力;精力 精神饱满 (5) 活跃;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(6) 意志 不挠之精神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牺牲精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