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《遍游庐山,示万杉长老大琏》 全文: 肩舆小斑筠,地志古青册。 初穿千长松,忽仰万绝壁。 观山不知名,披志失山色。 行行问不住,一一渐可识。 何代五老人,登峰化为石。 年龄今几春,齿牙谅无力。 天赐五玉*乳,与渠供朝食。 渊明醉眠处,石上印甘迹。 逸少养鹅池,藓花渍余墨。 鹤鸣南天青,龟拜北斗白。 栖贤缘不浅,月枕借云席。 万杉与开先,弄泉碎珠壁。 病眸贪穷眺,趼趾怯周历。 同游多俊人,淡话半禅伯。 兹来殆天假,不尔岂人及。 归船载晓星,回首两相忆。
名句书法欣赏 行行问不住,一一渐可识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行问(1).且行且问。《汉书·张释之传》:“﹝上﹞就车,召 释之 驂乘,徐行,行问 释之 秦 之敝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行问,且行且问也。” (2).动问,请教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知实》:“ 孔子 知五经,门人从之学,当復行问,以为人法,何故专口授弟子乎?” 不住(1).不停;不断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千佛颂》:“不常不住,非今非昔。” 唐 李白 《早发白帝城》诗: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 宋 岳飞 《小重山》词:“昨夜寒蛩不住鸣,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” 茅盾 《小巫》:“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,不住的点头。” (2)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。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补天》:“﹝伊﹞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,禁不住很诧异了。” 艾蕉 《雨》:“母亲忍不住了,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。” 一一 一个一个地;依次地 一一检查 好一一听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内诸说上》 一一以叶自彰。——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》 一一为具言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一一自辨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 一一详述之。——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