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许景衡的《故人惠马生笔》 全文: 闻说江南多笔工,马生所作尤瑰异。 十年江海得妙旨,一日声名倾众技。 故人怜我有书癖,数管不辞千里寄。 齐锋出颖虽不殊,洒墨虚心皆已智。 当年退之传毛颖,假辞托说终伤伪。 我今草草又百载,矫首相望空两地。 文房四子迭有无,商没参横似相避。 鼠须栗尾乃见嫌,强欲用之随弃置。 马笔端如故人面,眼瞥见时心已记。 跳龙卧虎非世习,绾蛇萦蚓皆儿戏。 岂知远适在加鞭,却效良工先利器。 何当拂衣隐林麓,约史著书从素志。 敢言名姓垂竹帛,自甘生死惟文字。 敬谢故人因及马,梳毫截管惟精致。 而今劲健已不售,要须软熟随人意。
参考注释鼠须见“ 鼠鬚 ”。 亦作“ 鼠须 ”。1.鼠须笔的省称。 晋 王羲之 《笔经》:“鼠鬚用未必能佳,甚难得。” 唐 长孙佐辅 《相和歌辞·宫怨》:“看笼不记熏龙脑,咏扇空曾秃鼠须。” 宋 苏轼 《答王定民》诗:“欲寄鼠须并蠒纸,请君章草赋黄楼。” 清 黄景仁 《岁暮怀人》诗:“乌丝阑格鼠鬚描,爱我新诗手自抄。” (2).借指文才。 明 陈汝元 《青莲记·慈训》:“你父亲恩隆凤炬,全仗鼠鬚;宠赐龙章,多凭兔鬣。” (3).喻指稀疏的胡须。《花月痕》第九回:“﹝ 鸣盛 ﹞迷着两隻小眼睛,手里理着自己几茎鼠鬚。” 栗尾毛笔名。以鼬鼠毛制成。 宋 欧阳修 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 蔡君謨 既为余书《集古録目序》……余以鼠鬚栗尾笔、铜緑笔格、大小龙茶、 惠山 泉等物为润笔。” 宋 苏轼 《孙莘老求墨妙亭》诗:“书来乞诗要自写,为把栗尾书溪藤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孝妇题真》:“兔毫、栗尾和那犀象管,分外精神。” 清 厉荃 《事物异名录·文具·笔》:“栗尾,谓笔也。” 弃置 扔在一边,废弃 一个弃置的香烟盒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