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新月》 全文: 七月哉生明,露坐寥天阔。 碧梧影渐稀,清映蛾眉月。 古镜吐微芒,银钩光出没。 况当早秋夕,素娥逾皎洁。 对此新光流,逸想随时发。 盈亏始何年,照耀无休歇。 古来对月人,胡为流波忽。 际兹玉轮生,胸怀正清越。 无须秉烛游,何用上探窟。 对月不畅吟,转瞬三五阙。
参考注释碧梧(1).绿色的梧桐树。 唐 杜甫 《秋兴》诗之八:“香稻啄餘鸚鵡粒,碧梧栖老凤凰枝。” 明 刘基 《调笑令》词之二:“帘捲,帘捲,人与碧梧俱晚。” (2).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。 唐 韩愈 《殿中少监马君墓志》:“退见少傅,翠竹碧梧,鸞鵠停峙,能守其业者也。” 清 许思湄 《与赵南湖书》:“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,每於月白风清,輒深神往。” 渐稀 使逐渐稀疏 皮上渐稀的羽纹 蛾眉月月初或月末的一种月相。因月球被照亮半球的一小部分,形似蛾眉,故称。如:在地球上看月亮,有时像镰刀,这叫“蛾眉月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