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寄邓道士(并引)》 全文: 罗浮山有野人,相传葛稚川之隶也。 邓道士守安,山中有道者也,尝于庵前见其足迹长二尺许。 绍圣二年正月十日,予偶读韦苏州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诗云:今朝郡斋冷,忽念山中客。 涧底束荆薪,归来煮白石。 遥持一樽酒,远慰风雨夕。 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。 乃以酒一壶,仍依苏州韵作诗寄之云。 一杯罗浮春,远饷采薇客。 遥知独酌罢,醉卧松下石。 幽人不可见,清啸闻月夕,聊戏庵中人,空飞本无迹。
名句书法欣赏 罗浮山有野人,相传葛稚川之隶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罗浮山 在广东省增城县东,跨入博罗县境 野人(1) 田野之民,农人 试问野人家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浣溪沙》词 (2) 质朴的人,无爵位的平民 (3) 粗野的人 (4) 流浪汉 (5) 未开化的人,生活在原始状态或属于原始社会的人 相传(1) 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 相传这事发生在北方 (2) 递相传授 稚川道家传说的仙都,为 稚川真君 所居。据传, 唐玄宗 时,僧 契虚 入 商山 ,遇桻子(肩背竹篓的商贩),同游山顶,见有城邑宫阙,玑玉交映于云霞之外。桻子指语:此仙都 稚川 也。至一殿,见一人具簪笏,凭玉几而坐,其貌甚伟,侍卫环列,呵禁极严,曰是 稚川真君 。见 唐 张读 《宣室志》卷一。按, 稚川 , 晋 葛洪 字。 葛洪 好神仙之事,死后,人以为其成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