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《醉翁操(和东坡韵咏风琴)》 全文: 冷然。 清圆。 谁弹。 向屋山。 何言。 清风至阴德之天。 悠颺馀响婵娟。 方昼眠。 迥立八风前。 八音相宣知孰贤。 有时悲壮,铿若龙泉。 有时幽杳,彷佛猿吟鹤怨。 忽若巍巍山巅。 荡荡几如流川。 聊将娱暮年。 听之身欲仙。 弦索满人间。 未有逸韵如此弦。
参考注释忽若(1).恍若,好像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於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,忽若有来而不见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於是逍遥暇豫,忽若忘归。” (2).倘或,假使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冥迹》:“其子听之感慟,因自誓:忽若作人,当再为 顾 家子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》:“可中修善到诸天,居处生涯一切全……忽若共君生那里,寻常自在免忧煎。” 蒋礼鸿 通释:“这段文章,‘可中’和‘忽若’并用,都是‘倘或’的意思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目连缘起》:“伏愿世尊慈悲,少借威光,忽若得见慈亲,生死不辜恩德。”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巍巍乎可畏。——明· 刘基《卖柑者言》 山巅亦作“ 山颠 ”。山顶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高唐赋》:“仰视山颠,肃何千千。”《诗·小雅·渐渐之石》“维其卒矣” 汉 郑玄 笺:“卒者崔巍也。谓山巔之末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夔州歌十绝句》之四:“ 赤甲 白盐 俱刺天,閭阎繚绕接山巔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·怀旧》:“山颠乔木虽略负日脚,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气。” 萧乾 《初冬过三峡》:“过 瞿塘峡 ,山巅积雪跟云絮几乎羼在一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