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皇甫泌的《送梵才上人归天台》 全文: 美玉不自贵,贵之者良工。 高才不自明,明之者至公。 和璞文未刻,他山石正同。 子虚赋未行,相如车不东。 我今徵此词,亦将拟未通。 粤有空门子,孕秀赤城中。 性静不欲俗,诗癖俄我躬。 意淳自高古,言雅思变风。 劳劳不称年,名尚高远聰。 我来山月乡,即貌知困蒙。 吾师道虽否,天子方文崇。 一旦因得意,诵之于六宫。
名句书法欣赏 高才不自明,明之者至公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高才(1) 才能高超 (2) 才能不同凡响的人 这工作我实在不能胜任,另请高才吧 自明 不需证明,不言而喻 之者唐 宋 时习语,相当于“之人”、“之物”。 唐 范摅 《云溪友议》卷下:“乃作《刘弘传》,雕印数千本,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烧炼之者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祇园因由记》:“非但此金,世间一切伏藏未出之者,我能尽见。”《景德传灯录·司空山本净禅师》:“即是求见闻觉知之者,非是求道之人。” 至公(1).最公正;极公正。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风雨至公而无私,所行无常乡。”《吕氏春秋·慎大》:“ 汤 立为天子, 夏 民大説,如得慈亲,朝不易位,农不去畴,商不变肆,亲 郼 如 夏 ,此之谓至公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秉至公以服天下,大略也。” (2).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。谓其大公无私。 唐 刘虚白 《献主文》诗:“不知岁月能多少,又著麻*衣待至公。” 宋 欧阳修 《与吴正献公书》:“某向以孤危之迹,当羣论汹涌之时,犹赖至公遏以清议,保全至此,恩德可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