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智圆的《代书寄奉蟾上人》 全文: 君居武康山,昔年我曾游。 崎岖松径寒,冷落竹房秋。 握手既欢笑,拂榻且相留。 一驻十旬馀,旦夕乐清幽。 因话净名事,涤砚勉操修。 蛮香爇古篆,山茶分越瓯。 看雪同拥炉。 乘月共浮舟。 喻心指太虚,视世类浮沤。 明春我归去,湖上隐林丘。 杜门过五载,脾疾日少瘳。 闲宵坐月下,往事来心头。 书之将寄君,路远水悠悠。
名句书法欣赏 喻心指太虚,视世类浮沤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太虚(1) 天,天空 (2) 古代哲学概念,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世类家世品类,犹言出身。《汉书·樊郦滕灌等传赞》:“ 仲尼 称‘犁牛之子騂且角,虽欲勿用,山川其舍诸?’言士不繫於世类也。” 明 康海 《王兰卿》第二折:“俺想古来贤孝的人,果是不繫世类呵!” 浮沤水面上的泡沫。因其易生易灭,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。 唐 姚合 《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》诗:“走童惊掣电,飢鸟啄浮沤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石湖中秋二十韵感今怀旧而作》:“水天双对镜,身世一浮沤。” 明 无名氏 《赠书记·认男作女》:“老爷若放浮沤,情愿焚香顶礼,朝夕把恩酬。” 清 恽敬 《海会庵放生河碑铭》:“圣人愚人,善禽恶兽,如大海中浮沤,大空中飞尘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蜜桑索罗普之夜歌》:“无边天海呀,一个水银的浮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