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强至的《送京西运使周度支》 全文: 公持使台柄,行矣过乡关。 自昔捐繻处,于今拥节还。 素推仁义本,将底输赋閒。 惠足跻民富,威先变吏顽。 高谈能佐治,大笔出诛奸。 所禀具纯德,未尝柔正颜。 最为时论重,自结主知难。 忠节久方见,诏音行复颁。 匪朝登相阁,均福浸人寰。 列郡方驰恋,征舻已莫攀。 风霜十月始,铙鼓一川间。 骤夺孤生庇,瞻言感涕潸。
名句书法欣赏 骤夺孤生庇,瞻言感涕潸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孤生(1).孤陋的人。常用为自谦之词。《后汉书·周荣传》:“ 荣 曰:‘ 荣 江 淮 孤生……今復得备宰士,纵为 竇氏 所害,诚所甘心。’”《新唐书·王缙传》:“尹(京兆尹 黎干 ),南方之孤生,安晓朝庭事?” 宋 范仲淹 《与韩魏公书》:“前时宠示第三文字,极切当,颇为孤生之助。” 清 姚莹 《朝议大夫从祖惜抱先生行状》:“世之孤生,徒抱俗儒讲説,举 唐 宋 以来传注,屏弃不观。” (2).孤独的人。 唐 王维 《酬诸公见过》诗:“嗟余未丧,哀此孤生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南涧中题》诗:“孤生易为感,失路少所宜。” 清 顾炎武 《七十二弟人》诗:“乱国谁知尔,孤生且辟人。” 瞻言有远见的言论。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:“维此圣人,瞻言百里。” 郑玄 笺:“圣人所视而言者百里,言见事远而王不用。”一说,瞻,明见;言,助词,无义。见 高亨 《诗经今注》。 感涕(1).感伤的眼泪。 唐 陈子昂 《登蓟州楼送贾兵曹入都》诗:“孤负平生愿,感涕下沾襟。” (2).感动得落泪。《宋史·苏轼传》:“ 宣仁后 与 哲宗 亦泣,左右皆感涕。” 清 查慎行 《送高江村先生南归即次纪恩六章原韵》之五:“此意旁观犹感涕,那教身受不生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