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王建的《赠王侍御》 全文: 愚者昧邪正,贵将平道行。 君子抱仁义,不惧天地倾。 三受主人辟,方出咸阳城。 迟疑匪自崇,将显求贤名。 自来掌军书,无不尽臣诚。 何必操白*刃,始致海内平。 恭事四海人,甚于敬公卿。 有恶如己辱,闻善如己荣。 或人居饥寒,进退陈中情。 彻晏听苦辛,坐卧身不宁。 以心应所求,尽家犹为轻。 衣食有亲疏,但恐逾礼经。 我今愿求益,讵敢为友生。 幸君扬素风,永作来者程。
名句书法欣赏 或人居饥寒,进退陈中情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或人某人;有些人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学行》:“或曰:‘《书》与经同而世不尚,治之可乎?’曰:‘可。’或人哑尔笑曰:‘须以发策决科。’”《周书·尉迟运等传论》:“斯数子者,岂非社稷之臣歟?或人以为不忠,则天下莫之信也。” 清 陈确 《大学辨》:“ 朱子 对或人之问,亦云无他左验。” 鲁迅 《花边文学·小品文的生机》:“或人曰:‘ 中国 无幽默。’这正是一个注脚。” 国人。指 春秋 战国 时代城邦的自由民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 秦王 之时,或人葅子,利不足也。” 刘文典 集解引 俞樾 曰:“或人即国人也。《説文·戈部》:‘或,邦也。’《囗部》:‘国,邦也。’或、国古通用。” 饥寒 饥饿和寒冷,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进退(1) 前进和后退 进退不由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进退无颜仪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进退坐作之方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进退维谷 (2) ∶该进则进,该退则退,指言行适度 不知进退 中情 隐藏在心中的思想或情感 不察余之中情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 若虽长大,好带刀剑,中情怯耳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