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寅的《和刘彦冲日发》 全文: 避炎扫净室,卧看浮炉烟。 读君五字诗,鹤发惊臞仙。 缅怀少壮日,意氯横无边。 春风郁双鬓,绿草争芳妍。 酒豪既跌宕,花恼仍狂颠。 涉境如刺绣,针行久忘邅。 中路一线通,悟彼称世贤。 不知老将至,此道闻尼宣。 高山戴雪早,从人嘲乐天。 青青复种种,荣谢理固然。 市翁一弹籋,意眇飞鸿前。 何况大丈夫,乃雇儿女怜。 为语偓佺辈,痴心莫攀缘,褭蹄谅可铸,此物无由玄。
名句书法欣赏 避炎扫净室,卧看浮炉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避炎逃避暑热。 清 李调元 《避炎》诗:“避炎如避寇,逐北尽投林。” 净室 清静、干净的屋子(多指和尚或尼姑的住室) 炉烟见“ 炉烟 ”。 亦作“ 炉烟 ”。1.熏炉或香炉中的烟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晓思诗》:“炉烟入斗帐,屏风隐镜臺。” 宋 苏轼 《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》诗:“暮归走马沙河塘,炉烟裊裊十里香。” 清 支机生 《珠江名花小传》:“炉烟暗递浩歌声。” (2).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。借指 香炉峰 。 宋 梅尧臣 《寄王江州》诗:“何尝闻堠火,唯是对炉烟。潮到 盆城 否?犹期信可传。” (3).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,后因以指代宫廷、朝官。 唐 无名氏 《元日观上公献寿赋》:“趋云陛以陈词,向炉烟而稽首。” 唐 韦应物 《燕李录事》诗:“与君十五侍皇闈,晓拂炉烟上赤墀。” 唐 方干 《送杭州李员外》诗:“必恐驻班留立位,前程一步是炉烟。” (4).指炉火。 宋 周邦彦 《满庭芳·夏日溧水无想山作》词:“地卑山近,衣润费炉烟。”炉,一本作“ 罏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