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孙应时的《送友人杨仲能东下以一蹴自造青云分韵得一字》 全文: 君王急搜罗,九土规混一。 蜀山甚疏远,去者今稍密。 夫君传才具,文字尤炳蔚。 陆深簿领中,尘雾昏玉质。 正应著台省,邂逅破回遹。 轻膛下三峡,春浪平如席。 揽观山川奇,感叹日月疾。 便好作谏书,胸愤吐堙郁。 薰风御炉香,一陛踏文石。 此时恨见晚,端不负畴时。 或求西南州,为国抚贫瘠。 因以寿老亲,绣幰围画戟。 日边岂无心,迟了付异日。 离樽聊共持,愁思黯难释。 勇去仍趣归,修途护眠食。
参考注释夫君(1) 旧时妻对夫的尊敬亲爱称呼 (2) 朋友 才具才能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彭羕传》:“卿才具秀拔,主公相待至重。” 宋 叶适 《舒彦升墓志铭》:“贪吏横聚敛,而世以为有才具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五:“ 屠维岳 的才具,是看得准的,所不能无过虑者,是这位青年人的思想。” 文字(1) 记录语言的符号,如汉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在“琅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,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,其后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——《说文解字叙》 (2) 文章;作文 文字通顺 (3) 语言的书面形式,如汉文、俄文 (4) 文书;公文 行文字 (5) 密信 得此文字 炳蔚(1).形容文采鲜明华美。语本《易·革》:“大人虎变,其文炳也……君子豹变,其文蔚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广譬》:“泥龙虽藻绘炳蔚,而不堪庆云之招。” 唐 韩愈 《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》:“诚既富而美,章汇霍炳蔚。”《清史稿·艺文志一》:“海内从风,人文炳蔚,学术昌盛,方驾 汉 唐 。” (2).指文臣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炳蔚内弼,虓闞外御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