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《寄酬曾学士学宛陵先生体比得书云所寓广教僧》 全文: 庭中下乾鹊,门外传远书,小印红屈蟠,两端黄蜡涂。 开缄展矮纸,滑细疑卵肤。 首言劳良苦,后问逮妻孥,中间勉以仕,语意极勤渠。 字如老瘠竹,墨淡行疏疏。 诗如古鼎篆,可爱不可摹。 快读醒人意,垢痒逢爬梳。 细读味益长,炙毂出膏腴。 行吟坐卧看,废食至日晡。 想见落笔时,万象听指呼。 亦知题诗处,绿井石发麤。 公闲计有客,煎茶置风炉。 倘公无客时,濯缨亦足娱。 井名本季疵。 思人理岂无。 居然及贱子,媿谢恩意殊。 几时得从公,旧学锄荒芜。 古文讲声形,误字辨鲁鱼。 时时酌井泉,露芽奉瓢盂。 不知公许否?因风报何如。
名句书法欣赏 行吟坐卧看,废食至日晡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行吟 边行走边吟唱 屈原至江滨,被发行吟泽畔,颜色憔悴。形容枯槁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 坐卧坐和卧;坐或卧。常指日常起居。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 延年 居父官府,不敢当旧位,坐卧皆易其处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独居不御酒肉,坐卧泣涕霑衣。” 唐 李颀 《题璿公山池》诗:“指挥如意天花落,坐卧閒房春草深。” 清 龚自珍 《与吴虹生书》十二:“有一小楼,面山,楼中置笔砚,弟偷闲暂坐卧於是。” 日晡同“ 日餔 ”。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怪神·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》:“日晡时到亭,勑前导入。”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王宣子讨贼》:“乘日晡放饭少休时,遣亡命卒三十人持短兵以前。”《明史·丁汝夔传》:“癸未,羣臣昧爽入。至日晡,帝始御 奉天殿 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某太医》:“延者日积於门,非日晡不到病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