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题黄公望烟树溪亭小幅》 全文: 日日身在画中行,何用行幐携画卷。 以画證境妙趣多,此中会心良不浅。 小幅周方不逾尺,纵目顿有千里远。 惨澹经营素所工,岂是造物传粉本。 溪亭四柱俯清流,背树稍露横云巘。 晴烟浩荡望无涯,桥边村墅依微辨。 山环水抱别一天,胜处卜居真复善。 悦心亭前波映心,招提寺侧峰来眼。 到底还输画里兼,大痴首肯吾精辩。
参考注释妙趣(1).精微的旨趣。 汉 刘向 《列仙传·关令尹赞》:“俱济流沙,同归妙趣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九:“微旨幽邃,妙趣难详。” (2).美妙的情趣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七贤论》:“故於野泽衔杯举樽之致,寰中妙趣,固冥然不覩矣。” 清 钮琇 《觚賸·首尾限字体》:“诗审博,惟博故冥搜广引,妙趣纷披。” 蒋光慈 《鸭绿江上》:“这森林真是一个欣赏自然妙趣的所在啊!” 中会语出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合於《桑林》之舞,乃中《经首》之会。”会,指节奏。后以“中会”谓措置得当。 清 李颙 《锡山语要》:“苟一物不格,则一理未明;一理未明,则临事应物,又安能中窾中会,动协机宜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