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《与田承君宗丞话旧》 全文: 赤日下西谷,松门敛馀晖。 萧萧征马鸣,客子来者谁。 故人田子方,六月并州归。 崎岖千里道,问子来何为。 君命不俟驾,讵敢辞炎曦。 禅庭梵呗歇,软语同逶迤。 梧桐挂凉月,清润含裳衣。 人生实萍梗,同附一渺瀰。 惊风或暂先,波定还相依。 昔我在南兖,识君英妙时。 轩轩勇气节,凛凛如熊罴。 声名固已早,时命殊淹迟。 今兹向魏阙,骥足将腾夷。 圣君隆至治,谏诤求瑕玼。 尝闻至人语,子可补拾遗。 一言开尧聪,四海风俗移。 无为外重失,蹇谔当自持。 赠言古者事,吾岂忘前规。
参考注释至人(1).道家指超凡脱俗,达到无我境界的人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至人神矣!大泽焚而不能热, 河 汉 沍而不能寒,疾雷破山、风振海而不能惊。”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唯至人乃能游於世而不僻,顺人而不失己。” (2).旧指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故明於天人之分,则可谓至人矣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至人遗物兮,独与道俱。”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机 曰:“体尽於圣,德美之极,谓之至人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声无哀乐论》:“若夫 郑 声,是音声之至妙。妙音感人,犹美色*惑志,耽槃荒酒,易以丧业,自非至人,孰能御之!” 拾遗(1) 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,据为己有 涂(途)不拾遗。——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 夜不闭户,道不拾遗 (2) 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拾遗补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