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·其八·殷盘庚》 全文: 徙邢历六代,垫隘民居底。 弗可行政化,迁都为民耳。 乃胥动浮言,安土致然矣。 盘庚著三篇,实得诰谕体。 上示乃在位,中话民弗率。 下则既奠居,叮咛简相尔。 然予更有言,害不视亶父。 避狄迁于岐,民从者若市。 谁谓荼之苦,其甘亦如荠。 是知得民心,那费言佑启。
参考注释知得(1).知所获取。《易·乾》:“‘亢’之为言也,知进而不知退……知得而不知丧。” (2).谓彼此投契。 晋 陶潜 《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》:“﹝ 孟嘉 ﹞及归,遂止信宿,雅相知得,有若旧交。” 明 李贽 《四书评·孟子·万章下》:“知得方是友得,所以相知难也。” (3).晓得。 宋 张元干 《柳梢青》词:“入户飞花,隔帘双燕,有谁知得。”《醒世恒言·赫大卿遗恨鸳鸯绦》:“﹝ 蒯三 ﹞却又知得恁般详细。必定是我菴中有人走漏消息,这奴狗方纔去报新闻。” 清 董均 《鹊踏枝》词:“客里亦家家亦客,近来心绪谁知得。” 民心 人民的思想、感情、意愿等 民心所向 民心稍安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 费言多馀的话。 清 二石生 《十洲春语·品艳》:“凝其外,慧其中,沉默无费言,对之如不解事。” 佑启佑助启发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《书》曰:‘丕显哉, 文王 謨!丕承者, 武王 烈!佑启我后人,咸以正无缺。’”今本《书·君牙》作“启佑”。 明 颜志邦 《<颜氏家训>序》:“我黄门祖(指 颜之推 )恭立厥训,佑启后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