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自金山放舟至焦山三叠苏轼韵》 全文: 清流亹亹元荫耽,山以包屋称江南。 竹径禅林胥熟路,到此屈指今凡三。 玉局杰作重快读,秘思爱彼抽春蚕。 中流豪歌复酣啸,老僧笑晤心何惭。 观民休助我正务,暇亦延赏穷岩潭。 金山佳矣鲜隙地,已嫌楼阁罗峰酣。 剪江言造幽绝处,胜以弗饰方可谈。 乃复稍稍事庄校,贝多罗树珊瑚龛。 踵事增华俗犹厌,质诸佛想非所甘。 以言施者虽破吝,以言居者宁非贪。 髯翁有知应首肯,但已成事说何堪。 瘗鹤真迹惜漫漶,为临元本留云庵。
参考注释竹径亦作“ 竹逕 ”。竹林中的小径。 唐 王勃 《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》:“琴亭酒榭磊落乘烟,竹径松扉参差向月。” 唐 常建 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诗:“竹逕通幽处,禪房花木深。”《醒世恒言·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向阳设两扇柴门,门内一条竹径,两边都结柏屏遮护。” 清 黄鷟来 《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》诗:“松门落叶深,竹径寒香静。” 禅林 佛教寺院的别称 熟路 常来往而熟悉的道路 熟门熟路 屈指 弯着指头计数 屈指一算,离家已经十五年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