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恬的《和顿公(起)》 全文: 昔居山中谁见亲,青山对面同笑颦。 引泉养竹与为友,徜徉不觉冬复春。 三年相看不知厌,声音笑貌无久新。 虽非多闻与直谅,堂堂不愧琴张仁。 已将物我等一致,政自兀兀忘吾身。 离群索居亦已久,昔如形影今参辰。 强托鸣琴写风韵,欲凭妙笔摹精神。 绣衣使者古君子,天球大训东序珍。 胡为喻蜀久持节,登车揽辔劳拊循。 朅来堂上寓幽赏,不为豺虎埋双轮。 悠然独酌对三友,更邀风月为嘉宾。 谢胐忘形许入室,李白对影成三人。 寄谢山中五贤者,德不孤立当有邻。 寥寥千里十馀载,乃逢青眼屈复申。 夷齐西周两饿叟,展禽东鲁一绌臣。 引而高之自孔子,不尔埋没随埃尘。 君不见黄梅岭上一拳石,意气已若骄峨岷五贤堂所对山名也。 )。
参考注释徜徉(1).犹徘徊。盘旋往返。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翱翔乎忽荒之上,徜徉乎虹蜺之间。”徜徉,一本作“ 析惕 ”。 (2).犹彷徨。心神不宁貌。《文选·张衡<思玄赋>》:“会 帝轩 之未归兮,悵徜徉而延佇。”旧注:“悵徜徉,思貌。”一本作“ 倘佯 ”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作“相佯”。 (3).安闲自得貌。 唐 韩愈 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膏吾车兮秣吾马,从子於 盘 兮,终吾生以徜徉。” 宋 陈亮 《何少嘉墓志铭》:“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, 少嘉 时其起居,使得徜徉以自养疾。” 明 张羽 《秋日苕溪·道中》诗:“闲行无物役,洄沿自徜徉。” 不觉(1) (2) 没有发觉,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,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(3) 想不到,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,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(4) 不禁,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,两个都不觉红了脸。——扬沫《青春之歌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