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卢挚的《六州歌头 题万里江山图 天下同文以上赵万里》 全文: 诗成雪岭,画里见岷峨。 浮锦水,历滟К,灭坡陀。 汇江沱。 唤醒高唐残梦,动奇思,闻巴唱,观楚舞,邀宋玉,方巫娥。 拟赋招魂九辩,空目断云树烟萝。 渺湘灵不见,木落洞庭波。 抚卷长哦。 重摩娑。 问南楼月,痴老子,兴不浅,意如何。 千载后,多少恨,付渔蓑。 醉时歌。 日暮天门远,愁欲滴,两青蛾。 曾一舸。 奇绝处,半经过。 万古金焦伟观,鲸鳌背,尽意婆娑。 更乘槎欲就,织女看飞梭。 直到银河。 柳暗三昵一首,乃无名氏词,词谱卷二十六误以为庐作。
名句书法欣赏 千载后,多少恨,付渔蓑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千载千年。形容岁月长久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於是羣臣乃盛陈‘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,千载同符’。” 唐 韩愈 《歧山下》诗:“自从 公旦 死,千载閟其光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三年丧》:“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,力阻浮议,使千载之陋,更於一旦。” 多少(1)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——唐· 杜牧《江南春绝句》 你有多少钱 (2) 或多或少;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(如数量或价格)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(3)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(4) 疑问代词 (5)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(6)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——作了多少努力,得到了多少欢乐,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渔蓑亦作“ 渔簔 ”。渔人的蓑衣。 宋 苏轼 《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》诗之一:“青山来水槛,白雨满渔蓑。” 明 文徵明 《江天暮雪》诗:“寧知风浪高,但道渔蓑好。” 明 杨慎 《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》诗之二:“佳句渔簑怜 郑谷 ,中庭鹤氅立 王恭 。” 清 孙枝蔚 《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》:“甲第云中连白日,渔簑雪裡傲朱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