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渊的《送昭远兼寄昭祖诸友》 全文: 离肠如乱丝,欲解纷无绪。 别话似泉源,衮衮日夜注。 几年见君文,万里偶相聚。 一日不易得,矧兹寒暑度。 孤云向北飞,三凤各南骛。 人生类泛梗,后约亦何据。 伤心璧池东,尘土暗归路。 凭高极远目,不见篮舆去。 君如千里驹,奔放尤难御。 强使就检绳,不入驽骀步。 何当宴瑶池,定欲求飞兔。 盐车未可嘶,俛首且羁馵。 余生易语言,开口初莫虑。 一从摩诘游,便省默默处。 何时遂携孥,入隐高山雾。 招君贤昆季,静坐契深悟。 浊醪聊共倾,清境烦君赋。 况有林下人,解道因风絮。
参考注释凭高登临高处。 唐 李白 《天台晓望》诗:“凭高远登览,直下见溟 渤 。” 前蜀 韦庄 《婺州水馆重阳日作》诗:“异国逢佳节,凭高独苦吟。” 明 刘基 《念奴娇·红树》词:“凭高凝睇, 赤城 相去不远。” 亦作“ 凭高 ”。凭借高处。 清 黄鷟来 《回澜阁》诗:“河流此日望迴澜,杰阁凭高纵大观。” 清 黄鷟来 《文选楼怀古》诗:“不用凴高叹陈迹,江山文藻自长存。” 极远谓无远弗届;非常高远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,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,穷高极远而测深厚。” 汉 扬雄 《羽猎赋》:“殷殷軫軫、被陵缘岅、穷夐极远者,相与列乎高原之上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鵠高飞,不集污池。何则?其极远也。” 杨伯峻 集释引 王叔岷 曰:“《説苑·政理篇》、《金楼子·立言下篇》‘其’下并有‘志’字,当从之。” 不见(1)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(2) 见不着;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,形制不一,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,类似后世的轿子。《晋书·孝友传·孙晷》:“ 富春 车道既少,动经江川,父难於风波,每行乘篮舆, 晷 躬自扶持。”《宋书·隐逸传·陶潜》:“ 潜 有脚疾,使一门生二儿轝篮舆。” 清 方文 《赠孙子穀》诗:“蹇予脚疾愁归路,直遣篮舆送到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