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程公许的《仙谷词送别西宪杨少卿奉祠东归》 全文: 揽飞云兮遐思,轶迅飚兮流目。 涪之水兮涉瀰,秘殊途同归境兮仙谷。 彼仟谷兮何有,辟埃氛兮泬寥。 森幽篁兮拥翠,蓊喜柏兮相樛。 路窈窕兮山盘纡,田可稼兮溪可渔。 谷中人兮归何时,雾冥兮雨霏霏。 人心洪涛兮冲群航,世途羊肠兮聩君马。 盍舍策兮停桡,聊相羊兮田野。 兰室兮蕙裯,鹤舞兮猿嗥。 君归来兮何乐,澹无取兮焉求。 敷床兮千万轴,问何如兮岳之麓。 慨视世兮抢攘,忍洁身兮幽独。 谷中人兮无淹留,霭肤寸兮泽九州。 芳菲兮未沫,期岁晚兮逍遥。
参考注释抢攘纷乱貌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本末舛逆,首尾衡决,国制抢攘,非甚有纪,胡可谓治?” 唐 柳宗元 《吊屈原文》:“支离抢攘兮,遭世孔疚。” 宋 王明清 《挥麈前录》卷一:“国朝承 五代 抢攘之后,三馆有书仅万二千卷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六二回:“抢攘兵戈日不寧,生民涂炭自零星。” 康有为 《割台行成后》诗:“山河已割国抢攘,忧国诸公欲自强。” 洁身 使自己保持清白 洁身守道 幽独(1).静寂孤独。亦指静寂孤独的人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哀吾生之无乐兮,幽独处乎山中。” 唐 杜甫 《久雨期王将军不至》诗:“天雨萧萧滞茅屋,空山无以慰幽独。” 唐 司空图 《秋思》诗:“势利长草草,何人访幽独?” (2).独处。 清 陈确 《讲义二·尽心章》:“古有谓性为天所命者,非推高之词也,正欲合言之而使学者反求诸幽独之地焉耳。”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二:“莫显乎微,容色可徵意旨;莫见乎隐,幽独即是大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