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魏了翁的《西郊访梅约李提刑李参政八客分韵得尔字》 全文: 荒烟散牛羊,落日下城市。 天寒万木脱,岁晏群动弭。 西郊有孤芳,独唤春事起。 幽光耿参月,清艳明野水。 欲开未开时,似语不语意。 或疑春较迟,的皪尚霜蕊。 谁知春风心,浑在阿堵里。 洞霄逍遥公,九陇花月使。 领客居上头,蹇予亦婪尾。 颇怀去年游,岁月如许驶。 悠悠竟何成,总被物化使。 索酒浮大觥,歌商曳穷履。 真意浩无穷,作诗聊复尔。
参考注释或疑(1).怀疑,疑惑。或,通“ 惑 ”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案书》:“世人或疑,言非是伪,论者实之,故难为也。” (2).有人怀疑。 宋 叶适 《湖南运判到任谢表》:“故人玩于存省,或疑无他;医工莫知主名,可谓异疾。” 金 王若虚 《史记辨惑一》:“或疑 孟子 劝 齐 伐 燕 ,《孟子》辨之甚明。而《燕世家》乃云:‘ 孟軻 谓 宣王 曰:此 文 武 之时不可失。’何从得邪?此直以或疑而意之耳。” 的皪光亮、鲜明貌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明月珠子,的皪江靡。”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丹藕凌波而的皪,緑芰泛涛而浸潭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雨后田舍书事》诗:“熟透晚梅红的皪,展开新籜翠扶疎。” 清 汪懋麟 《元夜禁中观放烟火歌》:“步輦从容出复道,华灯的皪明春宵。”参见“ 的礰 ”。 霜蕊指菊花。 宋 苏轼 《送颜复兼寄王巩》诗:“苦恨相思不相见,约我重阳嗅霜蕊。” 宋 苏轼 《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》诗之一:“试碾露芽烹白雪,休拈霜蕊嚼黄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