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《有怀二首》 全文: 桑落黄而陨,于飞雁翱翔。 岂无同心人,滞彼天一方。 刘氏贤父子,好古俱志强。 向来文墨盟,许我由升堂。 三孙子荆家,人物妙过江。 当时载酒地,朝暮一玉光。 几年断行迹,老柳知在亡。 苕溪到荆溪,一苇可以杭。 定应数相过,我顾不得双。 属谋吴会行,秋瘧冬尚僵。 迨今病小愈,又值天雨霜。 饥寒苦见驱,此役殊未央。 苕溪道所见,有宅非他扬。 我犹识其门,寂寞罗可张。 会成整衣冠,床下拜老庞。 退从阿戎谈,麈秃饭不尝。 独说孙之居,更下荆溪傍。 慨兹如许别,肯惮一水长。 孤篷不难溯,物色因鸣榔。 傥闻苇间音,躧履斯迎将。 剡曲笑徒反,竹隐聊与当。 古人有成言,居必思择乡。 我今落殊县,绝交类嵇康。 论文得重与,近作期倒囊。 从游不徒然,会合况莫常。 匪但鸡黍约,要资药石良。 针砭苟不靳,我何惧膏肓。 痿盲于起视,顷刻未始忘。 阴风忽动地,暮色自远苍。 归寻短灯檠,依旧平生窗。
名句书法欣赏 孤篷不难溯,物色因鸣榔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孤篷(1).孤舟的篷。 宋 朱熹 《水口行舟》诗之一:“昨夜扁舟雨一蓑,满江风浪夜如何。今朝试捲孤篷看,依旧青山緑水多。” (2).常用以指孤舟。 唐 皮日休 《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》诗之三:“孤篷半夜无餘事,应被严滩聒酒醒。” 宋 范成大 《过松江》诗:“去年匹马兀春寒,今此孤篷窘秋热。” 明 无名氏 《赠书记·认女作子》:“怜伊漂泊逐孤篷,抚育朝昏伴老翁。” 清 陈维崧 《减字木兰花·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系数词楮尾》词:“水鸟斜飞,又逐孤篷一夜归。” 于右任 《嘉陵江上看云歌赠子元省三陆一》诗:“扣舷而歌歌未终,雨打孤篷衣如洗。” 物色(1) 牲畜的毛色 (2) 按一定标准去访求 乃令以物色访之。——《后汉书·严光传》 物色人才 为巡船所物色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(3) 瞅见;看到 免亲友物色 (4) 风物;景色 (5) 各种物品 鸣榔见“ 鸣桹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