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张达的《题成和公义字说》 全文: 成子有至性,端居常晏如。 名言谨佩服,肃穆古制初。 济物怀惠爱,秉心无锄铻。 温温春阳集,蔼蔼众卉舒。 耕凿肆馀暇,还读案上书。 有时忽而笑,掩卷重嗟吁。 得意任所遇,焉知毁与誉。 荷锄蓺芳甸,把钓临清渠。 客至供脱粟,采掇园中蔬。 上堂具甘旨,炊黍脍鲜鱼。 且复自欢乐,潇洒送居诸。 顾惭羁旅士,学问靡所储。 安得从尔游,讲习暂依于。 勖尔慎所趋,慰我离索居。
参考注释济物犹济人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 子文 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,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崇教》:“今圣明在上,稽古济物,坚隄防以杜决溢,明褒贬以彰劝沮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》:“歷代化人,随机济物,大惟邦国,普及幽明,俱赖神功,咸承景貺。” 清 姚鼐 《湖上作》诗之一:“岂忘济物情,审见人与己。” 怀惠谓感念长上的恩惠。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” 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直谏》:“陛下功高矣,民未怀惠。” 南唐 张绍 《冲佑观》诗:“羣生怀惠,犹劳宵旰。” 宋 孔平仲 《续世说·直谏》:“今以立可汗为名,可汗未定,又往市马,彼以为意在市马,不为专立可汗,可汗得立,则不甚怀惠。” 秉心持心。《诗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匪直也人,秉心塞渊。”《汉书·楚元王刘交传》:“论议正直,秉心有常。”《旧唐书·德宗纪下》:“而秉心匪彝,自底不类。” 明太祖 《封刘基诚意伯诰》:“秉心坚贞,怀才助朕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三》:“虽谓秉心贞正,感动幽灵,亦未必不然也。” |